近年来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,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“贷款难”“贷款贵”问题成为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瓶颈。为有效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“最后一公里”,青海农担公司精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优势,持续引渠金融活水,积极推动各项惠农举措高质高效落地,助力农业产业兴旺、农民生活富裕。近日,从湟中分公司传来喜讯,分公司在保余额突破9亿元大关,位居全省农担体系30家分支机构第一名,在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户数达到5300户,在助力湟中区粮食安全、重要农产品供给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。
服务中心大局,助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。围绕国家粮食安
全战略和我省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部署,分公司持续加强对县域内粮食、牛羊肉及油料作物等重要保供农产品的金融服务力度,在保粮食种植担保项目5.5亿元、农畜养殖担保项目3.2亿元、油料作物项目0.3亿元。助力稳住农业基本盘,持续加大春耕备耕信贷支持力度,年内在湟中区开展全省农担体系春耕业务授信试点,通过倾斜资源、优化流程,全力保障春耕备耕贷款及时发放到位,仅在春耕备耕期间,就向湟中区发放担保贷款3582笔,金额超过5.3亿元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全面推动省公司与西宁市政府、市农商银行合作推出的“扶社担”产品在县域内落地生根,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0.65亿元推动县域内农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。围绕共同富裕战略,及时推广省公司推出的“集体经济担”产品,支持县域内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,通过与湟中农商银行携手合作,为多巴镇玉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精准投放低息贷款,支持发展设施农业,鼓起了村民的“钱袋子”。
创新担保模式,提高金融服务质量。紧盯“三农”领域融资堵点、难点、痛点,大力推进机制、模式创新,坚持采取信用保证反担保方式提供担保,切实做到“应担尽担”;坚持扶小扶微,促进财政支农政策惠及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;坚持化繁为简,不断简化担保手续,辅之以现代科技手段,突破传统担保流程、手续复杂的局限。依托公司信息化建设,通过畅通线上服务渠道,推动融资申请、授信审查、融资对接的全流程线上化,初步实现“信息多跑路、客户少跑腿”。统筹推进农业农村部经营主体“信贷直通车”活动不断深入,加强平台与相关财政支农政策有机结合,利用“信易担”等担保产品,在保证合规操作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降低担保门槛,强化审批时效,协调银行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通过“快受理、快审批、快放款”,及时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。今年以来,已通过“信贷直通车”为全区660个申请主体提供担保贷款超过1.65亿元。
落实惠农政策,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。坚持“让利于农”宗旨,强化责任担当,有效提高财政贴息贴费资金的使用效益,切实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。自2022年1月以来,我省农担体系将担保费率从2%降为1%,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后,经营主体平均担保费率为0,为全国农担体系最低;综合融资成本仅为3%左右,大幅提高了农民贷款可得性。湟中分公司积极落实财政补助政策,有效发挥财政贴息贴费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,截至目前,已累计为县域内8400多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财政贴息资金2797.89万元、贴费资金2444.74万元,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贵难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。
畅通合作机制,延伸政策宣传触角。建立完善政银担合作机制,着力开辟多方参与、多级联动的政策性农担服务渠道。积极与县政府及财政、农业农村、金融办等部门沟通衔接,汇报支农成果,争取更多支持。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搭建联动协作机制,发挥各自资源优势,放大政策效果。全面深入乡镇农村,常态化开展“金融服务进企下乡”等活动,将政策触角延伸至农村、农户、田间地头,深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等情况,为惠农政策下行、农户信贷需求上行打通通道。通过悬挂横幅、发放宣传页、活跃“湟中融媒”等公众号、农担客户微信工作群等方式,打造多元化宣传格局,打通线上、线下融资渠道,全力推动优惠政策应享尽享、应享快享。与基层政府、合作银行共同举办政策宣讲会、高素质农民培训会等30余场次,覆盖近1200人次,目前,已实现全区2444平方公里内15个乡镇、380个自然村财政支农惠农政策、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知识全覆盖,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。
湟中分公司成立6年来,不断聚焦服务“三农”主责主业,已累计撬动超过27亿元金融资本投入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,为地区1.43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题。下一步,湟中分公司将持续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服务力度,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联动支农效应,继续取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,将农担工作与区政府关于“三农”工作有效衔接,不断推动“三农”产业发展壮大,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持续贡献农担力量。
|